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揭曉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等入選
中國西藏網訊 3月31日,國家文物局在京公布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。四川稻城皮洛遺址、河南南陽黃山遺址、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、山東滕州崗上遺址、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(qū)、湖北云夢鄭家湖墓地、陜西西安江村大墓、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、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、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。
圖為四川稻城皮洛遺址地層標準剖面
3月30日至31日,由中國文物報社、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終評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北京舉行。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經項目匯報、綜合評議,由評委投票選出。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宣布了評選結果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考古工作,2020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(fā)表重要講話,2021年10月17日向仰韶文化發(fā)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發(fā)來賀信,中國考古事業(yè)發(fā)展進入了新階段。文物考古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扎實推進考古工作,取得豐碩成果。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的項目,是我國早期人類起源、史前文化與中華文明發(fā)展、統(tǒng)一多民族國家歷史進程的生動詮釋,展現了絢麗多彩、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風采。
圖為三星堆遺址四號坑出土扭頭跪坐銅人像
宋新潮表示,考古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蓬勃發(fā)展。國家文物局近期將印發(fā)實施《“十四五”考古工作專項規(guī)劃》,聚焦重大歷史問題攻關力爭取得新突破,落實“先考古、后出讓”制度保護傳承歷史文脈,大力發(fā)展科技考古促進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應用,加強機構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專業(yè)力量,深化國際考古合作交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,努力建設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、中國氣派的考古學。
圖為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新聞發(fā)布會
據介紹,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終評會評委通過抽簽方式從評審委員會專家?guī)熘须S機抽取產生,柴曉明、陳星燦、董新林、高星、杭侃、霍巍、李伯謙、李讓、李水城、李新偉、劉慶柱、欒豐實、宋建忠、宋新潮、孫華、王巍、王煒林、信立祥、閆亞林、張建林、趙輝(按姓名拼音排序)等21位評委,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北京大學、山東大學、四川大學、山西大學、云岡石窟研究院、陜西省考古研究院、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、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、中國文物報社、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和單位。本屆評選推介活動共收到32個參評考古項目,經過初評、終評等環(huán)節(jié)選出10個項目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。(中國西藏網 記者/劉莉 本文配圖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擺六曲屏風、用文房四寶、喝白葡萄酒……看看一千三百年前的少數民族王室有多“潮”
擺六曲屏風、用文房四寶、喝白葡萄酒……這個墓主人身裹14層絲織物、陪葬完整的唐代鐵甲。記者了解到,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群考古發(fā)掘工作取得新進展,其中大量出土文物再現各民族文化交融交流的過程。[詳細] -
青海省博物館升級 都蘭熱水大墓部分出土文物首次展出
11月29日,青海省博物館推出的“1+3”主題展覽開展。展覽匯集青海省垣各文博單位館藏珍品,其中,都蘭熱水大墓部分出土文物首次亮相。[詳細] -
青海省博物館升級 上展文物體量為青藏高原最大
青海省博物館經一年半升級改造后開館并舉辦“1+3”主題展覽,160件藏品首次亮相。[詳細]